产业专利数据观察系列之广西新能源产业专利布局概况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0日
来源: 广西华南技术交易所

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新能源产业通常指的是那些以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产业。这些产业旨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新能源产业包括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多类新型能源。新能源产业的产业架构,见下表。

 

 
新能源产业架构
新能源产业 核电
风能
太阳能
生物质及其他能源
智能电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产业信息,2023年全球新能源行业累积装机规模达42.57亿千瓦,五年复合增速达8.94%。2024年全球新能源行业累积装机规模将达到46.43亿千瓦。2017-2023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

全球新能源产业专利布局情况

从全球新能源产业专利申请趋势来看,2020年到2021年,专利公开量从 378,809件增长到443,596件,增长率高达17.1%,显示出新能源产业在这一阶段创新活跃,企业和科研机构对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表现出极大的努力和积极性。从申请国来看,主要申请国为:中国、美国及印度,这是因为上述国家产业基础良好,科技创新水平较高所致。从申请数量排名来看,排名前十的主要申请人来自中日韩三国,我国国网、南网等企业,注重专利布局。从专利布局的技术来看,全球侧重电路装置、测量电变量及配电量等技术的研发。
 
 
图1
 
中国新能源产业专利布局情况

根据图2数据分析获悉,近五年中国新能源专利申请数量呈现波动趋势。2020年申请量达到峰值,2022年略微下降,2023年申请量回升,说明了市场对新能源技术的持续关注和投资。从全国的专利申请量分布情况来看,申请人主要来自:江苏、广东、浙江、北京及山东,这是因为上述省份产业基础良好,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高所致。从申请数量排名来看,排名前十的主要申请人来自电网及重点高校,研发成果较多。从专利布局的技术来看,主要为供配电、测量电变量及配电盘等技术的研发。从当前中国产业的专利法律状态来看,有效专利(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占比较多,为959143件。从专利运营情况来看,该产业的专利运营总数为106092件,其中质押占比较高,为58.23%。
 
 
图2

广西新能源产业布局情况

根据图3数据分析,广西新能源产业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23年达到最高点2546件。从广西的专利申请量分布情况来看,申请人主要来自:南宁、柳州、桂林、贵港和梧州,这是因为上述地市产业基础相对良好、且产业相对集中。从申请数量排名来看,排名前十的申请人主要为电网相关的子企业。从专利布局的技术来看,主要为供配电、测量电变量及配电盘等技术的研发。从当前广西产业的专利法律状态来看,有效专利占比较多,为6418件。从专利运营情况来看,该产业的专利运营总数968件,其中转让占比较高,为74.6%。未来,建议广西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优化政策环境,以应对市场波动,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3
小结

经过对新能源产业专利布局情况的深入分析中,可以观察到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活动经历了显著的波动。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产业的专利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0至2021年增长率高达17.1%,主要申请国为中国、美国和印度,专利布局集中在电路装置、测量电变量及配电量等技术领域,说明智能电网和高效能源管理系统是研发重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专利申请量在过去五年中呈现波动趋势,2020年达到峰值,2022年略微下降,2023年申请量回升,说明了市场对新能源技术的持续关注和投资,主要研发创新集中在江苏、广东、浙江、北京和山东等地。广西新能源产业在2020至2023年期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主要申请地区为南宁、柳州、桂林、贵港和梧州。然而,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广西在核心技术突破和专利运营多元化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统计说明:本文中统计数据为近五年数据,即统计区间为2020-2024年。本文产业数据基于Incopat数据库标引结果统计得出。由于专利数据的技术交叉性、大数据处理精确性、产业体系复杂性等因素限制,存在一定的误差。